2012年4月27日星期五

空之境界回忆录

昨晚因为刚看过Fate/Zero,随便翻看了评论若干,发现空之境界终章不知何时已经推出。于是补习之。我承认初次观看对于空之境界并无膜拜之感,向来认为月世界的独特之处在于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也正因为如此,少了更深的沉浸体验。但在对Fate/Zero的不满意下,反观空之境界,无法不觉得其是一部极其优秀的作品。尽管若干章节仍旧在我的期待以下,——我所谓的期待以下是指,令我感到“仍旧不过如此”,一般说来,源自新异刺激的不足,比如荒耶宗莲又沦为无聊的boss,——但精彩的人物设定,颇有后现代叙事风格,对于荣格与佛教概念的把握等,都令人满意。

仅以“空之境界+分析”搜索,即可看到许多冗长的伪学术分析。我将之称为伪学术,是由于无论多么详尽,或者摆上一堆参考文献,仍旧缺乏学术研究的基本要素,譬如鲜明新颖的论点。于是感觉,无论如何,还是再读原著为上。因此,我并不想在文本工作尚不扎实的现在去做这种徒劳的努力,仅将我的观感呈上。

通常,优秀作品难免令人产生情感投射。这种情感投射往往并不以绝对的相似为出发点,而是在于基本的共情:孤独、无力、难于理解等。诸如此类的情感体验任何人都曾经历,于是能够轻易认同。在缺乏游戏中化身的对应的情况下,其他类型艺术作品往往采取多点式移情,即任何角色都要体现出其人性的一面,以博得观众同情。

在这一部作品中,我的情感投射被集中于两仪式这一人物之上。——两仪式,指的是式,而非织,亦非作为肉体存在的境界式。这种情感投射的来源当然并非杀戮本能,而是那种无论如何被控制的感觉,以及对于黑桐干也的重要性的认知。当然,那种杀戮本能也好,被控制的感觉也好,在终章都得以解释。起源,——初次获知这一概念的作为佛教徒的我立刻将之理解为业——当然,基于荣格心理学的解释完全可以,重要的是那种被控制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深深的苦痛。

然而,终章将式的责任抹去,以境界式作为杀戮本能的来源,于是式成为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如同黑桐干也所相信的那样。业这一概念却并非如此。这是由你自己造成,因而必须自己承担的责任。当然,造成它的或许是你的前世,甚至前世的前世。但并不能够因为这一点,而否认,那个人是你。

终章这样评价黑桐干也,“多么……孤独啊……”。我才惊觉自己在很长时间里忘记了黑桐干也的孤独。或许式也一样。因为这个人从来那样平凡,那样坚定,那样微笑,所以我们倾向于认为他本来如此。可是,真的有“本来如此”这样的存在吗?

豆瓣上有这样一条评论,“更值得一提的是,黑桐干也这个饱满的人,他是我一生的向往,是我毕生的寻找。他集所有美好品质与一身,拥有极为强大的内心。理解并宽容一切。 ”我也想这样说,或者这样要求,但是惊觉不能。他只是愿意平凡,并且守候平凡的一切而已。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点,都曾是黑桐干也。与其要求,不如自己去做。


这样一来,这篇回忆录大概变作一个人的情书了。姑且如此。

Fate/Zero第一季:世界观遭遇执行力的一系列问题

终于看完《Fate/Zero》第一季,故事的沉闷让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作为第一次接触的Fate系列作品,Fz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并不能够完全令我满意。——尽管截止到目前,故事似乎刚刚拉开序幕。我并不忌惮以初来者的身份说出这种不满:毕竟,任何作品都不仅仅为粉丝而做。世界观固然有趣,但也仅仅是有趣而已;难以令人产生深入其中之感。或许是由于我本身对于混沌、反串与乱斗这一类别的概念并不感兴趣的缘故。当然,即使如此,以上概念依旧是Fz数个看点之中最为耀眼的一个。

从这一点来看,圣杯战争不过是一个噱头,经由圣杯战争体现出的人性才是Fz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然而,人性这种概念,对于动漫来说,未免过于虚幻;即使对于以阴柔抑郁之风见长的TM也不例外。更为重要的是,隐藏于人性之中的明争暗斗,对于一个以叙事为消费对象的产品来说,并不具备本来必需的戏剧冲突——或者,至少这种戏剧冲突并不显式存在。这一基本问题导致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Fz的若干瑕疵,这些瑕疵包含但并不只有沉闷而缺乏高潮的叙事,还有冗长的学习曲线——观影乐趣往往在你对数目庞大的人物(圣杯战争至少需要七对主仆,还不算上其中牵扯到的几大家族中重要但并不以主仆身份出现的人物)有一定了解之后才会出现。当然,从正面来看,冗长的学习曲线可以被理解为世界观与剧情的深刻,但是动漫作为一般以娱乐功能为主的服务产业,这种深刻会令轻量级用户感到棘手。而且,反过来说,当你完全理解了这些人物,事实上,观影乐趣同样会降低——性格决定命运,在理解人物性格的过程中,以某个角度来说,你已经被不经意剧透。不过,这种以人物为重心的叙事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即为续作与相关产品的易于推出;人物相较于故事更容易为受众所记忆,当故事本身被消耗完毕,人物还能够继续发挥价值。

撇开叙事不谈,七对主仆自身的特质、愿望以及相互之间衍生出来的复杂关系,足以产生相当的诱惑。但是,使这种诱惑变作现实仍旧需要相当的路程。对于圣杯战争的过度渲染使观众的期待被夸大,那种箭在弦上或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氛也确实难以表现。最终,观众会发现,作为冲突升级形式的战斗并没有几场,而这不多的战斗又缺乏我们对于战斗一般认识的紧张刺激,从而再次使得观影乐趣大打折扣。

于是,这部作品的最终看点与深度体现全部集中于人物的解读分析之上。然而,就我目前所看到的,人物设计尽管不乏出彩之处,但仍旧过于平面——相对平面的人物设计并无差错,事实上,这种类型的人物设计数量众多,并且依然受到观众的喜爱。人物设计的把戏大多由性格菱形所搭建,突兀或者另类的异行能够增加人物的丰富度,但也仅仅而已。但是,对于这样一部可以说成败基于人物设计的作品来说,平面人物设计可以算得上是大忌。另外,渲染过度的错误再次出现在人物设计之中。言峰绮礼与卫宫切嗣的宿命对决被大肆讲述了若干片段,但却缺乏更深层次的论证。当然,仅就七对主仆的搭配、背景等设置来看,还是令人非常满意,平衡性拿捏恰当好处,又留有一定悬念空间。

为了配合Fz人物众多而戏剧色彩不足的特点,动画采取每集选取单独视角来展现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不得不说,这种做法是极其明智的。若非如此,动画很可能陷入尽管努力讲述但仍旧一团浆糊的困境之中。但也有部分章节显然脱离整个叙事线索,造成了不小的遗憾。
三王对谈应该是整部动画中具有相当重量的一个片段,也是展现制作者意图的一个窗口。这一主题是否能够统领整个作品中各具野心的人物另当别论,如此隐晦地将主题藏于作品之中,而不是开章明义,固然是一种做法,但也或令观众感觉迷惑。

Fate系列的世界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与现实的融合;这种世界观尽管我本人并不喜欢,但也具有吸引人之处。但Fz的执行却存在相当问题。策划内部的本质问题应当被有意识地规避,但制作者却并未这样做,而是过于忠实地还原了原作。就我个人想象而言,Fz的小说应当非常出彩,因为它适合那样的题材。

2012年4月10日星期二

《晚秋》:韩式爱情,虽非王子公主,亦无差别

新片《晚秋》上映,趁着老爸生日一同观看。此前,已有朋友的推荐和剧透,让本无丝毫期待的我也动了心思。但看过之后,竟不知如何评价,勉强以标题作答。当然,从这个标题很容易看出,我并不喜爱泡菜的味道。
本片讲求意境。在朋友的讲述中并无意味的段落,待到实际看时,竟觉很美,这也是循环播放的宣传片吸引人之处。游乐园之行和雨夜的美都是经典的片段,大约也为人所津津乐道。但吸引我的——或者因我本人是佛教徒的缘故,却是安娜母亲葬礼前日,弥漫在家中的颂经声。那声音是十分贴切的。与家人的吵闹搭配,显得不免讽刺。但这恰是国人惯有的态度。
然而,一般说来,讲求意境甚好,却有两种结局。或者大妙,或者成拙。本片显然不在前列。作为安娜的成长日记,《晚秋》的拍摄显得有几分幼稚和顾影自怜,而片中对此唯一的解释则是安娜与勋的苦难人生,可惜这份苦难太过韩式,因而显得不真实,既不真实,未免有些做作,似乎所有的苦难都不过是为了这一偶然的邂逅与浪漫的爱情做铺垫,仿若天青色等烟雨。当然,上述评论的另一个解释则是我已过于衰老,因而不适宜理那份青春的感伤。写到此处,我试着回忆几年前的自己,如安娜一般缄默,心中亦有一份挥之不去的感伤,想必那时去看《晚秋》别有一番滋味。但我的意见便是,那种青春情绪就只要如此便好,何必加入更为沉重却也因此显得不协调的苦难呢?
所谓那稀薄的人情与偶遇的温暖,在片中的表现足够多了,多到让人不免思索,是否真的如此。勋对那个让安娜在意的男人说,“我何必知道,玩玩有什么不好,至少,可以让她笑,你又何时让她笑过呢?”陌生的温暖来自基本的共情,而无关日积月累的魂牵梦绕,由爱生恨,你来我往以及终于自私战胜激素。勋的确一直在玩,但不过以一种极为单纯的角度。游览车上学鸭叫,碰碰车旁的戏剧表演,结束之后的奔跑与追逐,最终送别时的角色扮演。陌生的温暖,说到底,来自于不了解。那一句句不搭调的“好”与“坏”,用另一种语言所叙述的心情与故事。这一种陌生甚至需要用购买来实现,于是有了剧中非常重要的物品手表。
故事原本可以止于此。单纯的相遇需要适时的戛然而止。勋却一直留恋,直到面对死亡和一系列突发事件,于是误把那份温暖与眷恋当做爱情,对着伊人的唇吻了下去。因此,他必须失约。无关入狱,无关追杀,仅仅从故事的角度出发。倘若不是如出,陌生的温暖被破坏,整个叙事的张力也不复存在。
细节对于缺乏明确叙事线索的影片极为重要。《晚秋》在这一点上非常重视。换衣,购买车票的反复,手表的反复出现。
说了很多关于泡菜的坏话,但在撰写本文的时候,回忆起那种陌生的温暖与年少的倔强,竟有些许感动。

网页浏览总次数